三星電子去年營收 1,876.4 億美金。1,876.4 億美金是什麼概念?相當於 2013 年全台灣所有上市公司營收總和的 46%,或 1.421 家鴻海集團的營收。
但對三星來說,2014 年算表現不及格,比 2013 年還衰落 9.8%。市場紛紛問三星怎麼了?更大的問題是,三星如何在 5 年內達到自訂的集團目標 -- 營收 4,000 億美金?畢竟,三星自己的「2020 願景」就如此定調:
「至 2020,我們期待達到 4,000 億美金營收,並且讓三星電子的品牌價值位於全球前 5 名。」
營收下滑不是本文的重點。我有興趣的是達成目標的策略:三星打算如何在 5 年內,達成 4,000 億美金營收,相當於 3,000 家鴻海?
首先要看三星集團的現狀:
晶片、產品、手機
重點提示
三星如何在 5 年內,達成 4,000 億美金營收?最顯而易見的擴大營收方式就是併購。三星的併購分兩類,一類是為了強化手機、顯示器以及記憶體業務的優勢,另一類是投入新的成長市場。除了併購以強化三星電子現有的手機以及消費性電子業務。三星也藉著併購進入新的市場,其中兩個三星投入的市場分別是醫療設備市場以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三星電子有三大主軸:
- 裝置解決方案:包括 LED、記憶體以及積體電路事業
- 消費性電子:包括顯示器、印表機、健康醫療設備以及數位家電
三星在這三個領域都已經接近顛峰了。平面顯示器及記憶體業務三星市佔率世界第一。手機及薄膜電晶體(TFT,thin-film transistor)面板市佔率世界第二。晶圓代工世界第三。車用鋰電池全球第六。
以一個集團,27 萬員工跟全世界競爭,還能在這麼多領域表現突出,不得不令人佩服。但當公司規模這麼巨大時,怎麼繼續成長?
一是擴大資本投資。三星在 2015 年分別在顯示器以及半導體投資 36 億美金及 147 億美金。這些具有規模經濟效益的產業,持續投資才能拉開領先。
另一個方式則是併購。也是本文探究的重點。
三星加速併購
最顯而易見的擴大營收方式就是併購。過去三星對併購相對保守。但為了讓營收在 6 年內翻 2 倍,自 2013 年開始三星漸趨積極。若以時間順序排列三星近 3 年併購的公司:
2013/1 併購醫療影像公司 Neurologica
2014/8 物聯網公司 SmartThings 及空調公司 Quietside,布局智慧家庭
2014/9 移動裝置雲端列印公司 Printeron
2014/11 加拿大硬碟快取技術公司 Proximal Data
2015/2 美國行動支付公司 LoopPay(會員限定)
2015/2 奧地利電池公司 Magna,強化在車用電池市場影響力
2015/2 巴西印表機公司 Simpress
2015/3 戶外 LED 顯示器公司 Yesco Electronics
從上述的併購名單看來,三星的併購分兩類,一類是為了強化在手機、顯示器以及記憶體業務的優勢,另一類是投入新的成長市場。
強化優勢
公司 |
領域 |
相關事業單位 |
Yesco Electronics |
數位電子看板 |
顯示器 |
LoopPay |
行動支付 |
行動通訊 |
Magna |
電動車用電池 |
子公司三星 SDI 電池業務 |
Simpress |
印表機 |
印表機 |
Proximal Data |
硬碟快取技術 |
網路事業 |
Printeron |
雲端列印 |
網路事業/行動通訊 |
製表:KT Huang
併購上列的公司是為了強化三星電子現有的手機以及消費性電子業務。
例如併購 LoopPay 以及 Printeron 增添了手機的支付以及雲端列印功能,能增加手機產品的競爭力。併購巴西的 Simperss,為的是深入滲透中南美洲市場,尋求手機、筆電、記憶體以及家電其他產品的出海口。
車用電池
三星藉併購 Magna 提升車用電池技術。2014 年三星子公司 SDI 在車用電池領域出貨量排名第六,算是三星電子集團內較弱的產品線。預估 2019 年電動車用電池市場將達 210 億美金,並且持續增加;因此三星持續投資車用電池並不令人意外。
三星 SDI 早在 2009 年就開始提供車用電池給 BMW,並在 2014 年 7 月宣布繼續為 BMW 電動車及油電混合車供應電池。電動車龍頭特斯拉也曾考慮使用三星的電池,證明三星 SDI 車用電池有其競爭力。
電子看板
數位電子看板近年在顯示器業默默成長,主要用於廣告以及訊息傳達。電子看板市場在 2020 年將達 200 億美金市值,市場包含銀行、機場、捷運、教育、商場與醫療場所。
三星由於電視十分賣座,早在 2008 年起就踏入數位電子看板市場,而且一直穩坐數位電子看板面板供應商第一名的寶座。
但數位電子看板有一塊領域傳統顯示器業者不熟悉 – LED 看板。LED 戶外顯示器市場預估在 2020 年可達 125 億美金。而 Yesco Electronics 專供戶外 LED 廣告看板。三星併購 Yesco 除了能擴大美國戶外廣告看板市佔率,還能帶動數位電子看板的銷售。
拓展新市場
除了併購以強化既有的產品線,三星也藉著併購進入新的市場。其中兩個三星投入的市場分別是醫療設備市場以及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醫療設備市場
三星早在 2012 年就宣告要成為醫療器材領導廠商。由於三星最具優勢的部份是顯示器,因此 2019 年預期市值達 354 億美金的醫療用顯示器將是三星的主力戰場。
此外,醫療器材無論單價、毛利以及進入門檻都高。三星透過併購電腦斷層掃描(CT)製造商 Nurologica,能加快切入醫療設備市場的腳步。
物聯網
物聯網的重要性我在《產業轉型物聯網》一文中分析過。三星原有的冰箱、電視等產品本來就持續在增加連網的能力,三星也宣告 2017 年旗下所有產品的 90% 都能夠連網。因此去年併購智慧家電新創公司 SmartThings 以及智慧空調公司 Quietside,也是沿著同樣的趨勢布局。三星絕對不會想錯過這價值 224 億美金的智慧家居市場。
三星的國家級策略
三星電子是國家級的企業集團;因此了解三星的策略,有助於思考我國科技業的策略。目前看來三星的策略為拉大晶片、顯示器、LED 等業務的優勢,持續提昇手機的競爭力以及行銷能力,並且踏入汽車、醫療設備與物聯網市場。
至於是否能達到 4,000 億美金?相比之下,蘋果去年的營收約 1,830 億美金,與目前的三星集團不相上下。更有趣的問題或許是這兩家公司達到 4,000 億美金之後呢,5 年再翻倍?
封面圖片來源:TechStage
數據更正:三星去年營收相當於 2013 年全台上市公司營收總和的 46%,或 1.421 家鴻海集團的營收。
更正時間:17:28, 201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