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有物
關於有物
Meta
編輯手冊
倫理標準
成為會員
每月專題
文章清單
策略分析
Key Points
轉型專欄
專題語音
作者
FAQ
登入
劉兆洋
人是科技宅,身在科技業做個打雜工。 正在練習將腦海中的火花實用化,心願是用科技讓世界變得更好。
連絡本作者
發表文章
email
【手機】微信公眾號不輸臉書聊天機器人|歐盟將在五年內廣設 5G|宏達電推出低價手機 Desire530
Alex Ho
2016 / 7 / 22
Key Points
[手機] 宏達電低價戰術效果存疑,不如專注設計
劉 兆洋
2016 / 7 / 22
Key Points
【手機專題】使用 App 不再需要先下載|Google 模組化手機明年上市|鴻海收購 Nokia 手機部門
劉 兆洋
2016 / 5 / 27
公開
策略分析
後手機時代 PC 系統商的機會:聯合老戰友微軟與 Intel
後手機時代的關鍵是跨螢幕體驗,或者說是連續性體驗。從桌上型電腦、筆電、手機再到穿戴裝置,當使用者需求逐漸橫跨多螢幕,系統廠應該從滿足使用者需求出發,而非只思考一個手機、ㄧ個平板或一種電腦。
劉 兆洋
2016 / 5 / 5
Key Points
【手機專題】iPhone SE 搶奪中國印度市場|聯發科推出十核心手機處理器|手機將成為個人物聯網基礎設備
iPhone SE 恢復歐美消費者最愛的 4 寸機型,但從其降價策略可知,這次的販售重心其實是中國與印度市場。
Spencer Liu
2016 / 3 / 25
Key Points
[手機專題] Google 發展支援人臉辨識的手機晶片|Oppo 成為全球手機第八製造商|台積電因手機晶片代工收益創新高
手機時代再進化!儘管已有許多軟體和演算法可以辨識相片的物體或人臉,但大家目前還是習慣用肉眼來辨識。Google 現改從使用者端出發,強化手機晶片,讓手機能搭載人臉及圖像辨識 app,希望能輔助盲人與辨
Spencer Liu
2016 / 2 / 5
公開
策略分析
手機市場飽和,享盡成長紅利的 Android 手機廠何去何從?
高速成長的手機市場,已經來到井噴的最後一段,進入成長停滯。過去很輕鬆就可以吃香喝辣的手機廠,除了調整商業模式,當然也不能放下開發硬體產品的腳步。硬體產品未來趨勢可以分成三項:技術小型化、關鍵零組件技術
劉 兆洋
2016 / 2 / 1
公開
策略分析
後手機時代的產品設計 — 先放棄手機本位思維
台灣硬體企業長期投入大量心血,卻只賺到些辛苦錢。少數台灣品牌如宏碁、華碩與宏達電雖然曾風光,卻因無法掌握設計趨勢而衰退。本文將分析後手機時代的硬體發展趨勢。
劉 兆洋
2015 / 12 / 21